杜康

歌声何以怀旧争鸣


声生不息官微“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”当年曹孟德的一通感慨,成了后人喝酒的正当性和响亮的口号。最近,《声生不息·宝岛季》的热播引发人们对以往歌声的再一次陶醉、眷恋,以及对歌唱综艺的热烈讨论。话题离不开那些参与明星的咖位、重新翻唱的编曲、舞台设计的效果等等,不一而足。热闹的话题炒作是综艺的天然属性,本无可厚非,也是节目商业利益和文化影响力拓展的应有之义。但是,看门道者,一定知道其中最应该、最值得讨论的是歌本身,包括歌曲作品、经典的演绎、留下的歌声,这些比较接近其价值内核,即人们所怀恋的东西。正如节目主办方所宣称的:“21世纪发展很快,人们每天在接受大量新信息的同时,反而会变得很怀旧。无论如何,音乐都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刚需。”节目抓住的是人们的怀旧刚需,似乎也可以这么说:何以怀旧?唯有歌声!其实,《声生不息》此前已举办过第一季《声生不息·港乐季》。当时闻此标题,不以为然。意思倒是可以一目了然:好的音乐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。主要的不适来自两个方面:一是“港乐”的指称与香港文化语境中所特指的“香港管弦乐团”相冲;再则“声生不息”这四个字用粤语念起来比较费劲,语音美感较差,这多少影响了我对这个节目的兴趣。不过,想到是湖南卫视制作推出的节目,起名字的朋友对港言港语不熟悉而已。事实上,这并不影响节目最后的成功。否则也不会接着做第二季《宝岛季》。《声生不息》的连续成功,自然引来不同角度的社会性和文化读解。不过,作为一档音乐综艺节目首要考虑的是其生存的可能性。用什么来怀旧呢?内容的选择便成为安身立命的基础。以“怀旧”作为节目的收视诱因,不一定是制作方的精明,最大的可能是时势所致。当下,怀旧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对于普遍处于焦虑的人们,无疑是最大的公约数。瞧准歌声,当然算是精明的,无论受众面、价值面、情感面、教育面、文化面,都能提升节目的成功概率,甚至无需制作技术层面的大费周章和资本层面的加持。歌声何以怀旧呢?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。音乐有着独立的审美意义,其纯粹性美感是无可比拟和替代的,越是纯粹高级的音乐形式,越是显出其价值。文学、戏剧、美术等与现实的联系紧密,因此在改变中随着生活的改变而改变,其美的依赖因素和价值的稳定性相对较弱。音乐之稳定,在于其美的元素之稳定,是其审美价值的稳定,类似经济活动中的硬通货。也就是说,音乐使得歌曲以纯粹美的形式征服人们的感性(情感),从而俘虏人们的心灵。纵使歌曲内容带有时代性特征,但是音乐的美接近自然的美,是没有时代性的。尤其是歌声,说大了是人性,往小里说是每一个人言语的理想方式。歌声,唤起的不仅是记忆,更重要的是一种理想、一种眷恋和不变的情怀。此其一。凡文艺作品必诞生于某一时代,与某一时间、地点、人物有着共生的关系,甚至有着历史性标签。尤其是歌曲,歌为心声,从内容、形式到生活态度、价值观念,都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戚戚相关,是时代生活的写照。《声生不息》的节目内容,所怀念的歌曲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流行的歌曲,不见得都是很高质量的声乐作品。但是那个时代是歌声充盈的时代,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戚戚相关。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,常常以精神粮食来充实自我,支棱起人格与尊严。那个时代,“文艺青年”是褒义词,那是人人都可能读诗的年代。音乐与诗从来就是郎情妹意的浪漫标配,相对单纯的人性中歌声是最容易驻扎心灵的。如今这个时代是物质充沛的时代,是产能过剩的年代。营养过剩就会导致肥胖、臃肿油腻,过多的物欲导致精神错乱和颓废,更加凸显之前蓝天白云下悠扬歌声的珍贵。情怀无非是选择性的情感抒发,试图荡涤油腻和颓废。于是,情怀就附着于歌曲,尤其是歌声当中。此其二。用以怀旧,其实不只有歌声,任何与记忆相关的事物都是可以寄托人的情感情怀的,文学、绘画、戏剧等艺术形式也许更为深刻。但是,歌声无疑比其他形式更为直接、最低成本和最具共情力;对于打破族群和阶层之间的情感藩篱,更是难以比拟的利器。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综艺节目利用这一点,几乎可以说是水到渠成、得天独厚。按说怀旧乃是人之常情,但成为刚需就未必。那什么人热衷于怀旧呢?一定是有一定的人生经历的人,才有怀旧的情怀。换句话说,就是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,肯定自己的人生,慰藉心里的空虚和遗憾。而且怀旧一般都是以审美的方式达成,因为时光已经将其拉开了距离,审美的生成就成为可能,并成为主要诉求。一定程度上,怀旧是对当下、对未来精神空间的挤对。因此,年轻人无所谓怀旧,他们的未来比一般的怀旧、审美更有力量。老年人,向前看是暗淡的、无奈的,甚至是绝望的,向后看才是审美的、温情的。这么说有点令人沮丧,但这是事实。麦琼/文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ongmiaoa.com/xyms/11143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