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康

曹操一语道出中国酒文化的渊源排忧解愁,


曹操《短歌行》:

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
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

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契阔谈宴,心念旧恩。

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”

诗中有一句叫:“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”!意思是说:“我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呢?只有那美酒名曰“杜康”。”很显然曹操并非是好酒之人,只是许多的烦心事积压在内心深处,无可解忧,唯独闲暇时痛饮几杯杜康才能缓解住心中的压抑感。

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。曹孟德乐极生悲时候的一句感叹,道出了中国酒文化的渊源。曹操时代,中国的酒文化已传承了二千多年,虽然还没有造出后世的烈酒,但总也够曹阿瞒品的,为什么在这位才华横溢的枭雄眼中,只有同样传奇的杜康酒才能消除他内心的忧愁呢?

杜康酒是什么酒?

杜康酒,水属于中性,硬度低,钙质少,易沉淀,宜酿酒。水质的好坏决定酒的品质,杜康酒从古代到现代,都归属于美酒品种之一,而杜康美酒的先决条件是有好水。

相传杜康是黄帝手下一位大臣,黄帝打败蚩尤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部落,经过神农氏尝百草,辨五谷后,开始耕种粮食。随后,黄帝就命杜康掌管粮食。由于风调雨顺,土壤肥沃,连年丰收,粮食总产量就越来越多。吃不完的粮食,肯定要找地方保存起来,那时候没有粮仓,又没有科学的保粮方法,杜康唯一能想到的,就是把粮堆积到山洞里面。经过几场大雨后,山洞里的湿气越来越重,等杜康去检查粮食的时候,已经来不及了,很多粮食都已经发霉或是发芽。

黄帝知道此事后,勃然大怒,下令立即撤掉杜康的官职,并警告杜康,如果下次还是有大量粮食损坏,就要处死杜康。杜康正为如何存粮发愁的时候,他路过一片森林,看见到有几棵枯死的大树,他灵机一动,把大树挖空,把粮食装进去。有一天,他去查粮,发现存粮的地方有几头羊和野兔躺在那里,经过查验,羊和野兔都是活的,他想不明白。打开存粮的地方一看,粮食都已经变成了水,而且散发出阵阵的香味,他看着一头羊喝了从树里流出的水,然后就躺在了地上。他也尝了一碗,觉得这种水香醇可口,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,他就急匆匆跑回禀报黄帝。

黄帝知道此事后,觉得很神奇,就命神农氏去品尝这个水,想不到,神农氏喝了之后,两脸通红,唱起了歌。黄帝也尝了尝,确定没有毒后就给这种水确定名字,黄帝想了想,问了问手下如何取名,杜康就说:“这种像水又不是水,黄帝喝的时候,用的是酉装着喝的,就叫酒吧”。黄帝大乐道:“好,既然是你发现这种酒的制作方法,我就命它为杜康酒吧”。

从此,杜康酒就在黄帝时期很受欢迎,遇到祭天仪式就会大量制作杜康酒。就这样,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,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“酒神”。直到现在,杜康酒在我国也是有名的酒,好水好品质,曹丞相已经被杜康酒的清香甘醇吸引了。

为什么曹操借“杜康”酒发挥?

其实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,就已经出现了酒的象形字,而我国的酿酒技术达到巅峰时是周朝时期,中国的酿酒技术的代表人物是杜康,他是华夏的酿酒鼻祖,提到美酒,人们首先会想到杜康。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以及朝代的不断更迭,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品种各异的美酒佳酿。酒也体现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,但是杜康酒仍然经久不衰。三国时期曹操写非常有名的诗篇,这就是《短歌行》,在这篇短诗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,其实这句话正是赞扬了杜康酒的醇厚和给人带来的无上感受。其实最初的杜康酒是以箕、帚和秫酒最为出名,做得最多的是秫酒,这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而制成的清酒,也是我们现代人嘴中常说的品质最好的粮食酒。

对于曹操来说,他不是史学家,也不想搞清楚到底杜康在发明秫酒中发挥了多大作用。他只是想借杜康这位多难兴邦的君主来为自己增光,表露自己拯救天下的良苦用心,又怕别人说自己野心太大,故此一语双关地用杜康酒来遮脸。

谢谢这么可爱的你,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小编的文章,如果你有什么样的看法,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给小编!喜欢的可以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ongmiaoa.com/xyms/10903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