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共字,阅读大概需要6分钟......
新冠病毒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白酒这种古老的东西。多个省份的防疫指南里提到可“适量饮酒”,其实这是有依据的,药王孙思邈在药学巨著《千金方》中就明确提出“一人饮,全家无疫”的观点。此外,包括《本草纲目》在内的众多著作中均将酒作为重要方剂。
一项汇总了11.2万参与者的研究发现,适量饮酒和更长的预期寿命有关。适量饮酒有益健康,这已经是共识,但是有两点必须要注意,一个是“适量”,每日不超过毫升为宜,另外,只有传统工艺酿造的纯粮酒才具有一定的养生功能,而非传统工艺和非纯粮酒长期饮用,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。
今天我们来讲三个话题,什么工艺才是白酒的传统工艺,为什么很多浓香酒喝了上头,怎么喝酒才能长寿,并带领大家领略年前的佳酿醇香。爱酒人士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,不妨花几分钟细细阅读。
什么工艺才是白酒最古老的传统工艺?
其实最早的白酒是在偶然的事件中得到的。大家都知道白酒的发明者是杜康,关于杜康造酒,《史记》《水经注》《战国策》等诸多文献多有记载,“杜康作酒,空桑秽饭,酝以稷麦,以成醇醪”,意思就是说,杜康找了空心的大桑树来存放粮食,粮食在树洞内慢慢发酵,无意中得到了酒这种东西,然后杜康反复研试,遂得酿酒之秘,造出了开天辟地的第一杯秫酒,杜康酒问世后,历代帝王视其为珍品。周平王迁都洛阳后,得尝杜康酒,感其佳,封杜康为酒仙,赐杜康村为“杜康仙庄”,也就是如今洛阳市汝阳县的杜康村。
(洛阳杜康塑像,手扶空桑)
杜康酒酿造工艺一代代的传下来,并经过不断改进,逐渐成为我国白酒纯粮固态发酵的经典技术,杜康酒发酵是桑泥培植的窖池,窖池中含有上千种微生物群,酿出的酒具有一种特有的芳香。杜康酒的工艺就是“三蒸三酿,五齐六法”,三蒸三酿很好理解,而“五齐六法”是我国白酒酿造技术的精髓所在。
不用任何机械设备,不用任何发酵剂,在此不由感叹,我国竟然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发酵的全程变化规律。有了如此精湛的酿酒技艺,才有了中华民族如此浓郁的酒文化。
那么杜康酿酒技艺酿出的酒是什么香型呢?答案是浓香型,这种香型也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热爱的的香型。杜康的这种浓香始创了华夏五千年的酿酒文化,奠定了中国酿酒业的基础,被后人尊称为“酒祖”。
历代的文人墨客似乎极其偏爱杜康酒,经常以诗咏酒、以酒酿诗。曹操就曾以“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;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”来表达他对杜康酒的喜爱。诗圣杜甫的杜酒频劳劝,张梨不外求等等这样描述杜康酒的诗词数不胜数,“杜康”二字传递出的是壮怀激情、思念离愁、愁苦悲愤,直击人的灵魂。
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浓香酒喝了往往会上头,这是为什么呢?
很多浓香酒为什么喝了容易上头?
其实很多酒厂都能造出来好酒,但是受酿造成本和酿造效率的限制,好酒的产量总是金字塔顶端的一点点而已,下边的90%以上都是为了效率和效益而使用工业化快速生产。
很多人说浓香酒喝了上头,其实现在确实是这种情况。浓香酒喝了千百年了,为啥现在就突然变的不好了呢?
原因在业内大家都不言而明,最近一二十年,我国经济水平大幅提高,白酒销量每年直线上升,酒厂的老酒早就用光了,我们都知道白酒的口感是需要用20年以上的老酒勾调后才会香醇,现在没了老酒,只有通过各种化学香精进行调制,再加上都是刚出的新酒,本来杂质毒素含量就高,所以,喝了上头是肯定的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在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,周总理盛宴款待,喝的是杜康酒,田中角荣兴至赞叹“天下美酒,惟有杜康”,周总理当即请郭沫若介绍了杜康的渊源和历史,引起了田中角荣的极大兴趣,后来总理得知该酒仅在洛阳的小作坊生产。
为了发扬该酒,周总理指示说:我们的先人在年前便发明了酒,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,很了不起,应该把杜康酒视为国宝,应“复兴杜康,为国争光”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ongmiaoa.com/xyjj/1083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