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yc/150719/4658933.html阅读《毛选》到底难不难?笔者曾不止一次被问及这样的问题。按照毛主席的教诲,凡事一分为二:字数多达百万,内容包罗万象,思想高屋建瓴的著作,完整学习一遍当然绝非易事;但同时,质朴简易、通畅明了的写作风格又使得《毛选》的阅读简单了许多。
然而,甘蔗没有两头甜,唯物辩证法思维也让我们认识到,朴实文风起到的效果也并非总是积极正面的。
从《毛选》本身客观的叙事风格来看,朴实的文风难以满足一些受众狭隘的猎奇心理。这也是他们轻视《毛选》,并斥之为“屠龙术”的重要原因:《毛选》既不能立马变现,也不能煲“心灵鸡汤”,阅之何用?
我们首先来看一下《毛选》的文笔书风。一言概括之,就是领袖风格,平民语言,没有神秘感。毛主席说: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”,年9月,毛泽东对文艺界下达指示:“唱戏,净是老的,帝王将相,家院丫头不行,要推陈出新。”
他的文艺作品中,没什么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,而是“六亿神州尽舜尧”,是“百万工农齐踊跃”,是“遍地英雄下夕烟”,是“地主重重压迫,农民个个同仇”,是“唤起工农千百万,同心干,不周山下红旗乱。”
另外,相比于马恩列斯等著作,《毛选》的语言极少拗口的政治和学术话语。即使不识字的老农也基本可以听懂。
这是毛十几年基层调研和工作经验积攒下来的,与底层劳动人民交流沟通的语言智慧。所以说,主席的《毛选》原本就是为万千平凡人民而作。不卖弄,不虚伪,平凡中见真情。
但朴实的语言绝不代表文笔差。故弄玄虚,掉书袋是旧式文人的通病。平心而论,毛选的阅读体验基本不亚于经典小说。类似的“又让马儿跑,又让马儿不吃草”,“扫帚不到,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”。寥寥几句都蕴含着大道理,令人毫无违和感。
主席夸人时赞颂道:“谁敢横刀立马,唯我彭大将军”。对于一些社会不良习气,主席也会毫不留情地讽刺道:“庙小妖风大,池浅王八多”——放到今天当一个网红段子手也绰绰有余。
但不知从何时起,自古崇尚思想家的中华大地,刮起了一股“实用主义”风潮。街头巷尾充斥着“教你成功”的海报,书店最醒目的摊位摆放着“成功学”的“圣经”。
即使在被视为“象牙塔”的“”高校也不例外:一个个“陈安之”们粉墨登场,轮番忽悠,收割学生的智商税。有学者把“成功学”和“享乐主义”、“新自由主义”并成为中国社会的“三大毒瘤”。
陈安之
其中当以“成功学”危害最大,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,以名利为药效,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,投机成瘾。这样一来,各种“成功学”类的书籍自然大受追捧。
相比之下,品读言语质朴的《毛选》,自然比不上畅饮“成功学鸡汤”时的踌躇满志。很简单的道理,对一个在酒缸里泡麻木的瘾君子而言,再好的顶级茗茶也是刷锅水。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,人人追逐“成功”的不良风潮中,《毛选》自然也就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起。
经典被束之高阁,沦为官员学者和文人雅士的书斋点缀品,被尊“屠龙之术”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《毛选》不是华而不实的“屠龙术”,更不是“教你成功”的传销秘籍。它不能直接帮你加官进爵,致富发财。寄希望于通过读《毛选》就走上人生巅峰者,无异于缘木求鱼。那么,我们今天阅读《毛选》的意义,究竟何在?
从思想层面看,《毛选》蕴含的革命主义理想永不过时
“高举宝刀,手刃恶龙,除暴安良,四海称颂”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:时势造英豪。只要有“恶龙”危害世间,“屠龙英雄”就必定会从人民当中脱颖而出,领导群众铲奸除恶,改天换地。
“红旗卷起农奴戟,黑手高悬霸主鞭”。革命战争年代,毛主席领导人民群众战天斗地,斩杀了“三条恶龙”——三座大山。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”。扫除了一切“害人龙”,建立了红彤彤的新中国。
而《毛选》正是“屠龙”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。革命胜利多时,四海承平已久的中国,真的“无龙可屠”了么?笔者认为,有幸生于和平年的我辈必当铭记:祖国今日的人间清平从来就不是上帝的恩赐,更不是理所应当。
而是是无数革命先烈,抛颅头洒热血,前仆后继,高举“屠龙宝刀”,手刃一条又一条“恶龙”换来的。毛主席曾说,“反动的东西,你不打他就不到”。旧社会残害人民的“牛鬼蛇神,魑魅魍魉”,正是被挥舞的革命的铁拳一扫而光的。
如今,革命战争的年代早已春水东流。我们毋庸讳言,毛主席曾经倡导的“阶级斗争为纲”的理念过于偏激。革命作为一种“暴力行为”不能是社会的常态,但我们绝不能因此“拒绝革命”。因为和平与自由从来不能靠等靠要,只能是斗争求和平。
从国内政治的角度来看,西方发达国家用了数百年时间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,而这一切绝不是资本家的恩赐,而是工人阶级不懈斗争的结果。
古巴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格瓦拉曾深刻指出,“我们走后,他们医院,会提高你们的工资,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,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,而是因为我们来过。”
格瓦拉
从国际政治的层面看,当前中美的战略博弈,寰宇逐鹿正酣,胜败乾坤未定。抛开具体斗争策略战术不谈,那些认为中国一味的忍耐退让,就能换来两国关系重回正轨的学者。请翻阅一下国际关系史,看看“广场协议”后的日本吧。
获得持久和平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强实力,坚持斗争,与对手保持动态平衡。试想一下,如果没有核武器带来的“相互确保摧毁能力”的大国平衡,国际总体和平局势,真的能够维持至今么?
一言蔽之,斗争无处不在,“恶龙”从未绝迹江湖,关于革命斗争学问的毛泽东思想更是从未过时。这些“屠龙术”中无不蕴含着伟人们的智慧宝藏。和平年代,重温这些“失传的屠龙术”思想也是极有价值的。
广场协议
从实践层面看,《毛选》的智慧是我们为人处世的重要参考
笔者认为,阅读《毛选》的意义,不仅仅在于经典本身。读书的最高境界在于跳出书本,博观而约取。前人对于《毛选》的阅读和解释,同样蕴藏着无穷的政治和人生智慧。前人的经验和智慧,都可以作为我辈后人的行为指南和参考。
笔者清晰记得,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中,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表述为“实事求是”。由伟人主席亲手撰写的“实事求是”石碑,至今仍然矗立在中共中央党校的大门前,时时警醒着各级国家干部和人民群众。
读大学之后笔者才知道,将毛泽东思想进行如此经典概括的,是邓公同志。经过近十年的政治学学科专业训练,和生活阅历之后,笔者由衷感叹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的高风亮节和政治智慧。
这绝不是无病呻吟或无脑崇拜,而是对历史的思考:毛主席一生有功有过,其功绩源于“实事求是”,其过失也在于没有坚持“实事求是”;邓公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概括为“实事求是”,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卓越贡献。
首先,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伟人逝世后,当时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局势。俗话说,人活一口气,佛争一炷香。人没有了精神支柱就会“六神无主”同样,一个政权如果没有正确稳固的信仰体系,就容易丧失执政合法性。
而在年的中国,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毫无争议的主导地位,触动了毛泽东思想就是撼动国本。在这种情况下,扛着“维护毛泽东思想”大旗的“两个凡是”一度困扰着中国的发展,思想路线领域的破乱反正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。
如何在维护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本人权威的基础上,澄清思想路线,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?这是以邓公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领导人必须面对的时代问题。
年,邓公首先提出了“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”,其言外之意就是毛泽东思想是一代共产党精英集体智慧的结晶,是一个思想高瞻远瞩,内容博大精深的完整知识体系。
不能将其割裂、对立起来,绝非简单的“两个凡是”所能概括,而是要进一步挖掘、研究和解释。这就初步打破了“两个凡是”的禁区,为全国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大方向。
在此基础上,年6月2日,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,邓公深刻回顾了人民军队的历史:
年,毛泽东为古田会议所写的决议,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反对主观主义;年,毛泽东在《反对本本主义》中,提出“没有调查,没有发言权”的科学论断;
毛泽东在总结同王明等教条主义者斗争经验时,写下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、《实践论》、《矛盾论》等著作,提出:“人民的社会实践,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。”
古田会议
邓公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比,得出这样的结论:“实事求是,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精髓。”
这段讲话,尤其“实事求是”四个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,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内,为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提供了合法性依据:毛泽东主席领导的革命为什么能最终成功?不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了么?
如果当初毛泽东也坚持“某个凡是”,照抄马恩典籍和苏联经验,能有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思想,和“星星之火燎原神州”的人间奇迹么?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思想,毛泽东思想也必然有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优秀理论品质:与时俱进。
简单来讲,毛泽东思想的成功之处在于“实事求是”,不迷信前人经验。这样一来,毛泽东思想的阐释权就牢牢掌握在了党中央手中: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贯彻,也要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国情,与时俱进。
如此,中国人思想领域的坚冰也就随之消融,各项改革开放事业开始蓬勃发展。笔者认为,邓公此举,深谋远虑,彪炳千秋。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,即使是伟大领袖,思想一旦封闭僵化,也必然犯错误。而“实事求是”,本质上就是对现实的冷静思考和准确把握,这个过程最忌头脑发热。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现实问题时,更是要实事求是,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活学活用,透过现象看本质,绝不是一句空话。比如“农村包围城市、武装夺取政权”的思想乍一看在和平时代确实是“屠龙之术”。井冈山早已成了红色革命旅游胜地,不再是工农武装斗争的堡垒。
但事实上,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,算上在外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口,当今中国与农村存在直接间接联系的依然有近8亿人,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国情。从土地革命年代到今天,中国社会的“乡土底色”延续至今未变。实事求地认识到这一现实,充分灵活地运用,对我们的事业帮助巨大。
农村包围城市、武装夺取政权
来自乡村的读者朋友想必不会陌生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“娃哈哈”、“脑白金”、“三株口服液”等产品广告,长期占据着乡村大街小巷墙面的“头版头条”。久而久之,这些产品在农村妇孺皆知,商家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。这难道不是新时期,商界的“农村包围城市”路线么?
大音希声、大象无形,看似简单的“实事求是”四个字,实则蕴含着大智慧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ongmiaoa.com/xyjj/5846.html